目前,我國北方地區(qū)已經進入冬季供暖季。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“全國一張網”以日輸氣量超過6億立方米的強勁動力,正式開啟“保供模式”,為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工作添“底氣”。
加速“全國一張網”織網組網
面對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的復雜形勢,國家管網集團堅決扛好冬季保供調度協(xié)調主體責任,推行“冬夏一體化”保供模式,自4月起開始冬季保供準備工作,細化任務指標,統(tǒng)籌生產指揮,精細運行調控,超前完成入冬安全檢修和維修,夯實冬季保供基礎,以多項舉措確保今冬明春天然氣安全平穩(wěn)高效輸送。
在干線管道建設方面,國家管網集團加速“全國一張網”織網組網,克服山地施工復雜、洪澇災害多發(fā)、新冠肺炎疫情反復等困難,全力推進中俄東線南段、濱海LNG外輸管道等國家重點工程建設。中俄東線安平至泰安段已于9月份投產,泰安至泰興段將于12月底提前投產,屆時“俄氣南下”通道能力將增加2000萬立方米/天,大大增強了環(huán)渤海、華東地區(qū)保供能力。
在打通區(qū)域梗阻,提升資源互供互保能力方面,今年,國家管網集團建成投產一批互聯互通工程項目。位于長三角區(qū)域的青寧線與西一線青山站聯通工程,推動形成了西一線、川氣東送、青寧線之間相互轉供的“三角支撐”,有效加強環(huán)渤海、長三角兩大經濟區(qū)天然氣資源互供互保能力;10月底完成的陜京三線永清分輸站向河北省天然氣公司供氣項目,可將陜京管道系統(tǒng)天然氣轉輸至京石邯管道,進一步提高河北省冬季資源供應保障能力。
在開展專項工程建設,提升管網沖峰能力方面,國家管網集團投資近百億元實施6項管網沖峰能力建設專項工程,將資源入網能力提升至近9億立方米/天,確保滿足高月高日和今冬明春供氣管輸需求。同時,積極推進LNG接收站夜航工作,供暖季前完成天津、深圳、海南、粵東4座接收站LNG船舶應急夜航離靠泊試驗,增強LNG接收站全天候穩(wěn)定接卸能力。
提升管網調峰保障有“底氣”
在全面落實儲氣能力建設和注氣任務方面,國家管網集團扎實推進建設文23儲氣庫一期加密井、金壇儲氣庫達容達產和劉莊儲氣庫擴容等工程,3座儲氣庫新增工作氣量3.4億立方米,入冬前形成總工作氣量近30億立方米,為供暖季儲氣庫發(fā)力打下堅實基礎。通過公平開放最大化提高儲氣庫利用率,持續(xù)組織文23儲氣庫庫容公平競拍和定向開放,中國石化(4.320, 0.08, 1.89%)、河南儲運、新奧能源等8家托運商獲得共計18億立方米庫容使用權益,最大化發(fā)揮儲氣庫夏注冬采調峰作用。
國家管網集團緊盯各儲氣庫注氣進度,督促儲氣庫庫容使用方嚴格按計劃注氣。10月底,我國中東部地區(qū)最大的天然氣地下儲氣庫——文23儲氣庫順利完成年度注氣任務。入冬前,與國家管網相連的各儲氣庫超額完成注氣任務,累計注氣超160億立方米,為提升管網調峰保障能力添加強勁“底氣”。
統(tǒng)籌做好資源跨周期調節(jié)
在全力推動今冬明春資源增供增輸增備方面,國家管網集團加強資源上載通道建設,新增3個入網資源點,今冬明春計劃增加入網資源約8億立方米。積極與三大石油公司等資源企業(yè)對接,統(tǒng)籌協(xié)調國家管網LNG接收站窗口期安排,初步落實109個窗口期;優(yōu)化LNG資源使用安排,努力維持罐存高位運行,確保冬季高峰時段頂峰供應。增加應急儲備資源,在5億立方米應急儲備資源基礎上,再努力增加應急氣可用量,同時合理安排應急儲備資源存放位置,確保管輸通道暢通。
此外,國家管網集團精心優(yōu)化今冬明春管網運營,按照“保民生用氣、穩(wěn)經濟增長”的總體目標,與各托運商緊密對接,統(tǒng)籌LNG船期、儲氣庫采氣和管網運行計劃,空間上最大限度發(fā)揮“全國一張網”優(yōu)勢,通過“西氣東輸”“俄氣南下”“南氣北上”“海氣登陸”,將資源輸送到冬季保供重點地區(qū)。
國家管網集團創(chuàng)新應急氣使用方式,周密安排高月高日沖峰方案,從嚴從難制定多場景應急預案,寧可備而不用,不可用時無備。切實履行合同履約監(jiān)督與協(xié)調職責,著力推動上下游按合同保供,共同保證合同內氣量穩(wěn)定供應,落實資源的合同外氣量應輸盡輸,切實守住管網安全保供底線。
來源:中國電力新聞網